如果看過這部電影的原著,一定會被書本封面木村爺爺的笑顏吸引,爺爺笑起來好無邪,好像沒什麼事情值得煩惱!
確實如此,因為木村先生面對自己想做的事,向來都有貫徹始終的行動力,小時候充滿著對機器喜愛,所以拆解了家裡的電視,在學校自組了貌似聲音會很厲害的音響,把好友的機車全部零件拆光後重組,讓父母和老師頭疼,然後他在河邊,突然領悟到自己是一個傻瓜;就像高中時的木榮子說的:「真是個怪咖!」
在學校自組的音響爆炸後,回家又是一頓罵,被爸爸派去果園抓老鼠,從老鼠身上發現,笑,是人類的專屬能力,即使再怎樣辛苦也不能忘記笑!
木村先生出身於青森縣,縣內盛產蘋果,家中也是蘋果農,不過他一開始對蘋果沒什麼興趣,直到和木榮子結婚後,繼承了一片果園才開始當起果農,種植頻果需要大量的噴灑農藥和給果樹肥料,因為妻子對農藥過敏的非常嚴重,不只嘔吐身體還會長疹子,嚴重時有一個月的時間都必須躺在床上,木村先生自己在噴灑農藥後,身體也會發癢,只是相較妻子,過敏程度並不這麼嚴重就是了,因為噴灑農藥對人產生的影響,木村先生立志要種出不用農藥和肥料的蘋果。
有了想法後,木村先生就開始進行了,還召集了村裡的一大票青年一起採用無農藥種植,沒多久蟲害就開始產生,原本興致勃勃的青年們都打退堂鼓了,只剩木村先生一人持續的實驗各種方法,他利用了各種可食用的材料,辣椒、醋、麥茶等,卻還是無解,就這樣歷經了十年果園零產值,被村人視為作吃山空的傢伙,因為沒有收入,連帶的家裡生活也很拮据苦,不過很慶幸的是,他的妻小和岳父都很支持他想做的事。
電影中這十年過得很快,一個片段一個片段就交代完木村先生面臨的各種考驗,果園裡依舊ㄧ片死寂,好不容易長出了嫩葉時,葉子不是生病了就是蟲子爬滿了樹,實際上木村先生經歷的那真正的十年,箇中滋味一定不如看著電影或書的我們,能夠完全體會。
還好還好,就在他絕望到谷底,甚至想要放棄自己人生的時候,又有了新的發現,其實他還是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的吧!於是又重新恢復精神面對蘋果的挑戰,最終當枯寂的果園第一次開滿白色蘋果花時,他和妻子兩人都相擁而泣了,那表示他終於快成功了!
在木村先生面對與蘋果的奮鬥時,最值得學習的地方絕對是他的專注及努力不懈,成功不是憑空出現,而是堅持及解決問題換來,影片中,木村先生說了:「只要堅持下去,就會找到答案!」不僅是用在他種植蘋果的經驗中,也是他人生的信念吧!即便過程中,他遭受了村民的抱怨和不諒解,就連回家借錢也吃了個閉門羹,或許是被當成傻瓜的必經之路,不過木村先生沒有因此被打倒,他依然努力著,最後真的種出了理想的蘋果。
電影中木村先生除了妻子的支持之外,三個女兒也是重要的精神支柱,尤其是大女兒雛子,在門板後偷偷聽見,木村先生因為種不出蘋果想放棄時,衝出來說:「如果放棄的話,那我們之前就白窮了!」這句話出自小學年紀的女兒,說的很有道理,但還滿戲劇化;另外一次是寫作文─我的父親的文章內容,再度鼓勵木村先生,大意是寫道:我的爸爸在種蘋果但我從來沒吃過蘋果,還寫了爸爸很認真在種,希望可以吃到爸爸種的蘋果。真是讓人激賞!
最後電影快結束時,木村先生一家人圍在一起,從籃子裡每人拿著一顆小小的蘋果,用力咬下去,不約而同都表示滋味很好,很好吃,連木村先生也這樣覺得,書裡也有描述木村先生種出來的蘋果,除了香甜可口之外,長時間靜置不會腐爛,會如同乾燥了一樣,乾扁萎縮之外香氣還在耶!有機會真想親口品嘗這樣的蘋果。
木村先生最後是因為理解到自然界有自己運行的機制,土地上的雜草會形成土的養分,蟲跟蟲之間也有益和害的分別,這些木村先生都觀察得很仔細,還說益蟲長的很可愛耶!
我支持自然農法的概念,讓植物自然生長,回歸到他們自己的運行機制是最好,我有很切身的感受,從自己的父親而來,在山上種了很多水果和植物,原則上就是放養生長,爾偶灑點雞便便,到處都是雜草叢生,生物也很豐富,假日的時候才去照顧和採收,父親其實很厲害,很多水果都種得出來,釋迦、甜柿、芭蕉、枇杷、百香果、筆柿和木瓜等等,這樣方法種出來的水果有的外貌不是太漂亮,不過吃起來的風味不輸外邊買,滋味甚至更勝一籌呢!
這應該就是尊重土地和植物生長,最大的回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