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去市場或夜市,偶爾都會遇到賣蔥大餅的攤子,這小玩意兒融合了蔥油餅的香氣和蔥花捲的口感,少了蔥油餅的超多油,鹹香的味道,我們全家的最愛。
開始試著做饅頭後,有天看見甜甜圈的食譜後,聯想到蔥大餅也是相同的原理。
果不其然,現在我都自己做蔥大餅,省不少又吃的超滿足,以前買一份每人只能很珍惜的吃一小塊,現在自己會做之後,管你要吃幾塊。
先來準備材料和工具:
一、麵團材料:中筋麵粉1公斤,快速酵母粉1包〈10~12克〉,鹽5~10克,糖40克,水約600毫升,奶粉30克(可不加,加了比較香)
二、備用材料:鹽、蔥花〈約4大根〉,油,白芝麻〈可不加〉
三、使用工具:擀麵棍、平底鍋、鍋子或盆子
首先把麵團材料均勻混和後,分次加水,稍微揉一下再加水。
這階段的麵團十分黏手,繼續將麵團混合搓揉。
慢慢地,會發現麵團開始團結成球狀了,直到三光境界,鍋子光光沒麵團,手上也沒沾黏麵團,麵團表面近乎光滑的時候,就差不多了。
通常都會揉個15至30分鐘,揉到手痠剛好可以練手臂。
蓋上濕布或保鮮膜,讓麵糰休息一下,好發酵。如果是夏天氣溫比較高常溫約1小時就完成了,冬天大約都放3至4小時,讓他慢慢發酵。
發酵時間不一定會依照環境溫度改變,只要當你用手指戳入麵團,伸出來之後看看麵團,如果還有彈性表示還沒好,如果非常鬆弛完全不回彈,就表示發好囉!
通常我的麵團都會戳個沒完沒了,真是太喜歡戳麵團的感覺。
把麵團從盆子裡拔出來,底部稍微黏住盆子也沒關係,稍微整一下。
將麵團等分分為6至8塊備用。先取出一塊,其餘放置盆中蓋上濕布備用。
準備擀麵前先灑點麵粉以防沾黏。
開始擀麵,目標將麵皮擀至約1至2公分厚度。
擀的過程如果覺得非常難推開,麵團一直在反抗你的話,就先讓它回濕布裡休息一下,它就會乖乖了。
擀到厚度達到目標的時候就可以準備下蔥花囉!
下蔥花前,先在麵皮上抹上少許的鹽。
再把蔥花撒上去。
喜歡吃更香一點的在這階段就先抹一層油在麵皮再上鹽和蔥花,不抹油的就比較清爽一些。
接著稍微用擀麵棍來回滾一下,讓蔥花鑲進麵皮。
接著,把麵皮捲起來。
捲的時候可以稍微壓緊,邊壓邊捲。
捲呈長條狀之後,再把條狀的一端往內捲成蝸牛狀。
好了之後,再利用擀麵棍擀至約2公分厚,靜置10分鐘以上,再下油鍋煎。
喜歡蔥更多一點的朋友,就可以再把捲好蝸牛再擀平。
再撒上蔥花。
再捲成蝸牛狀。
接著擀至1到2公分厚。
兩面可以撒上些白芝麻。
平底鍋裡先倒入一些油,不用太多,火調整到最均勻的最小火,讓它慢慢煎。
煎至金黃色有香氣的時候就可以翻面。
翻面繼續煎。煎的時候可以蓋上蓋子加速煎熟喔!
直到兩面都煎成金黃色的時候,可以加一點點開水,讓她半煎半蒸。要測試餅是否有熟,就利用筷子插進餅裡看看,如果拔出來的筷子沒有沾黏到麵團,就是大功告成囉!
表皮煎得金黃酥脆裡面卻很柔軟的蔥大餅,不僅看起來好吃,實際上也是吃完會讓人唇齒留香的好味道呢!